
近十年間,省莊,這個名字似乎已成為了一個藝術群落的獨特標簽。我們總能看到它與藝術關聯(lián)在一起,省莊之于南昌,就像宋莊之于北京的那種組合關系。省莊,是一個小村落的名字,位于南昌大學后街邊上。
當年蝸居在省莊創(chuàng)作的青年畫家(八零油畫學社成員)
省莊,是一個小村落的名字,位于南昌大學后街邊上。
過去的多年,這個不到百戶人家的小村落,因為靠近大學城,一度成為了高校蟻族腹地。小吃攤、甜品店、廉價的KTV、各種小旅館、臺球室,滿滿當當?shù)厝诤蠼诌吷系氖∏f里。
但近十年間,省莊,這個名字似乎已成為了一個藝術群落的標簽。在眾多媒體的報道里,總能看到省莊的名字與藝術關聯(lián)在一起,省莊之于南昌,似乎更像宋莊至于北京的組合關系。
然而,就當省莊藝術群落的一批中青年藝術家已經(jīng)在全國藝術界嶄露頭角,甚至有很多已經(jīng)在全國有形成較大影響力的時候,省莊,這個地方因重新規(guī)劃,從而使得整個后街一帶自發(fā)形成的青年藝術群落即將面臨沖散,其長期創(chuàng)作的百余間工作室也將面臨全面解體。
這樣一來,因為找不到更好場地創(chuàng)作的原因,這個群藝術群體在關于去留等問題上或將重新作出選擇。
位于省莊的創(chuàng)意園標識牌
1
從后街到省莊,是一個帶狀的居落,過完后街的天橋,沿著起伏如山坡的小路,路經(jīng)一個散發(fā)惡臭的垃圾場,便到達省莊。
那些暗夜里聚眾吹大牛的年輕人、蓬頭垢面每天搓著眼屎去上課的學子、以及那些遍布在省莊每個角落的小情侶……這些主體人群成為了省莊命運循環(huán)的重要元素。
總之,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,省莊,實在只是一個乏味之地。
這里真正成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聚落,起始于2008年之初,現(xiàn)在活躍全國油畫市場的“八零油畫學社”的主要成員,曾是省莊第一批藝術家。
八零油畫學社現(xiàn)任社長、青年藝術家韋宇朋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南昌大學油畫系的大三學生,當時他們還是南昌大學美術系第三屆的學生。幾個要好的朋友覺得學校的畫室太小,便來到了靠近南昌大學后街邊上的省莊,他們試圖找到一個能畫畫的地方,至少不能像學校的畫室一樣擁擠。
那個時候,韋宇朋和吳定鎏、藍威、陳寧邦(均為后來八零學社成員)四個人在省莊以380元人民幣的價格租下了一整棟房子。四室兩廳。
當時的他們,也沒覺得380元一套四室兩廳的房子就很劃算。只是新的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讓他們覺得內(nèi)心還是有幾分激動。于是,幾個人在搬進省莊的那天晚上,在南大后街喝酒吹大牛,一間煙熏火燎的飯館內(nèi),仿佛隔著玻璃都聞那股夾著“牛皮”的酒味。
省莊邊上的南昌大學后街
2
韋宇朋在描繪“他和他的朋友們”在省莊那段日子的時候,內(nèi)心已定義那是一段美好時光。
那個時候的省莊,除了他們幾個租用來畫畫,大多數(shù)租住的年輕人還是同居的小情侶居多。后街鏈接省莊的一帶,地方雖小,卻一應俱全。
最初的那段時間里,他們白天上課,韋宇朋、吳定鎏、藍威、陳寧邦等人,白天上課,晚上就在省莊畫畫。有時候,提筆沒靈感了,就算了;有時候,一畫就是畫個整夜;幾個人畫累了講個笑話、對著窗戶吼幾聲,看見路過樓下的妹子也吹個口哨……
日子過得隨性而自由,也就是那段時間里,他們創(chuàng)作了不少的作品。后來,陸陸續(xù)續(xù)又有了一些美術專業(yè)的學生來到了省莊,人漸漸地越來越多,串門的、來聊天的、看畫的、學畫的……藝術氛圍也就逐漸好起來。
直到2010年左右的時間,省莊零散的畫家工作室就有三四十間。這個數(shù)據(jù)現(xiàn)在看來雖然算不上多,但是這個自發(fā)形成的青年藝術聚落卻有了另外一番意義,并先后吸引了社會資本的關注。
省莊邊上后街,一應俱全
3
2010年左右的時間,江西油畫市場依然屬于60、70年代人的天下,中青年藝術市場在江西依然處于萌芽的階段,在全國油畫市場斬頭露角有所表現(xiàn)的青年藝術家依然泛善可陳。
不得不承認,以八零油畫學社為代表的中青年藝術家群體成為了這個群體的表率。成立于2011年油畫學社最初吸收了來自江西高校的一批青年油畫家,他們大多數(shù)成員最初就集聚在省莊。
在即將面臨畢業(yè)的那段時間里,這群人依然希望能通過某一種方式,能在沉寂的中青年油畫市場脫穎而出。如果這個也是他們在后街吹過的“牛”,那么,這應該是最接地氣的一個。幾年之后,他們最終證明了,當初的那個“?!辈]有被吹破。
從學校出來之后,先后有同學去往了外地,那些所熱愛的事情因為生計而被擱淺。韋宇朋也同樣經(jīng)歷了類似的心理歷程。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,他也去工作上班,一天打四次卡的經(jīng)歷讓他現(xiàn)在回頭再看似乎還“心有余悸”。
“那段時間也有過迷茫,總覺得父母培養(yǎng)你不容易,畢業(yè)之后要給家里一個說法和交待,所以就去上班了。但事實上,兩年下來,雖然收獲很多,但對于畫畫的欲望更加強烈,后來索性就辭職專心畫畫?!表f宇朋說。
于是,韋宇朋和李仁琚兩人便商量成立一個學社,因為兩人都是八零后,便將學社稱為“八零油畫學社”,兩個人就成為了當時首批成員,后來又陸續(xù)有陳寧邦、藍威、蔣文潔、潘新權、張明遠、孔德峰、陳迪、馮瑋等人的加入,學社成員又進一步擴大。
發(fā)生在2012年的事,讓八零油畫學成員記憶猶新。這是學社成立的第二年,他們應邀在南昌千年時間的藝術館做了一次名為“新青年”的藝術畫展,這也是八零油畫學社成立之后的第一個展覽,而那場展覽的主題還是陳丹青所題寫。高校的老師和前輩都來觀展,讓他們內(nèi)心更加安定。
筆者注意到,也就是在這場展覽之后,本地媒體開始陸續(xù)對“學社”進行了報道,并開始關注那個叫省莊的地方。
2013年,一個叫熊建新(非江西省漆畫家熊建新)的人的到來到來讓省莊對外的形象定位發(fā)生了改變。那個時候的后街,藝術氛圍已是極其活躍。他省莊看完之后,決意要將這些在省莊搞藝術創(chuàng)作的年輕人“圈”起來。
2014年下半年的時間,在熊建新的努力之下,這群在省莊畫畫的青年人搬進了省莊的一個老廠房里,廠房外部墻壁上寫上了“后街文化創(chuàng)意園”幾個字。
省莊內(nèi)的藝術元素
省莊內(nèi)的藝術元素
4
近10年的時間里,省莊成為了江西青年油畫藝術家的標簽,以“八零油畫學社”為主的中青年藝術家聚落,省莊對于他們來說,不僅僅是一個生活和創(chuàng)作之地。這些年的時間里,省莊的不少的青年藝術家走向了全國。自成立于2011年,目前會員遍及全國的九省一市。在相關的媒體報道中,筆者看到他們對于學社的評價:
該團體成員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藝術追求,秉承藝術風格個性和藝術傳承的精神,創(chuàng)作了一批符合時代精神的優(yōu)秀作品。其中大多數(shù)成員都是專業(yè)院校畢業(yè),受過嚴格的專業(yè)訓練,有著極高的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(yǎng),對繪畫藝術,尤其是油畫藝術有著獨到的見解。他們的作品個性鮮明,近年來在全國乃至國際大型展覽中頻頻入選獲獎,是中國80后油畫家的代表,有著相當?shù)膶嵙陀绊懥Α?/span>
多年以來,省莊見證了一群中青年藝術家在這里的成長歷程,值得慶幸的是,這個群體的多數(shù)成員,已經(jīng)在全國的油畫領域占有一席之地,并先后在全國大展中屢創(chuàng)佳績,就拿最近的一次來說。在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(jié)上,八零油畫學社當中就有陳迪、陳寧邦、李仁琚、韋宇朋入選。
如今,從高校出來多年,不少的青年藝術家依然喜歡蝸居在這里,那一張張被省莊村民所熟悉面孔,有時候回引起他們的興奮。
“我在報紙上看過你”。近幾年的時間,經(jīng)常有村民以這樣的方式跟他們問候。
一位圈內(nèi)人士說,以八零油畫學社為代表的這批中青年藝術家,現(xiàn)在正是他們最活躍的時期,這些年的時間,省莊這個地方,已有了特殊的意義。
然后,過不來多久,這一帶省莊的藝術聚落或將不復存在,這群以省莊為藝術耕聚地的青年人,將面臨重新尋覓一塊棲息地的問題。
“不知道為什么,也許哪里都一樣,藝術家仿佛永遠都是在驅趕。”韋宇朋說。
在南昌各地找了將近半年房子作為工作室的韋宇朋等人,最終一無所獲。
當“出省莊”已成為改變不了的事實,因即將面臨無工作室的困擾,讓他們不得不重新去定義現(xiàn)有環(huán)境,甚至是作出選擇。
因工作室無著落,韋宇朋陷入了焦慮
5
未完成的告白
韋宇朋:蝸居在這里已近十年,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情,在這里的這些年時常讓我聯(lián)想到,早期北京的那些藝術村,命運大同小異,所以沒有什么可以傷感的。在很多人眼里這是鳥不拉屎的地方,又臟又亂,卻是我們的創(chuàng)作寶地,環(huán)境造就生活,生活就會影響藝術創(chuàng)作,藝術與生活密不可分,自然許多作品與其相關,不管關注生存環(huán)境,還是關注當下現(xiàn)狀,城市的變遷與發(fā)展成了作品中的“??汀?。這里也是我藝術創(chuàng)作明確方向、思想獨立和夢開始的地方,在我的理解范疇內(nèi),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,都叫收獲。這里是一個典型城鄉(xiāng)結合的地方,也免不了拆遷的命運,“后街”或是“省莊”都將不復存在,一切將變成過去,變成回憶!
陳寧邦:2011年畢業(yè),落腳后街,熟悉的環(huán)境,陌生的心情,每一面墻上都貼滿了招租與轉讓一切都充滿了不穩(wěn)定,是暫駐還是常駐都未知。經(jīng)歷多次“陣地轉移”后,安定在現(xiàn)在所在的“后街藝術園區(qū)”,當抱著希望的時候墻面上又被畫上了紅色的“拆”字。復雜和不安定的生活經(jīng)歷使得動手的時間越來越少,卻收獲了對畫面更多的思考和設想,少則貴,繪畫欲望越來越強烈,這一切些許會變得更有意義.....
藍威:我從本科畢業(yè)后在省莊后街已經(jīng)有四五年了,期間外出學習了兩年,大部分時間都一直在這生活和畫畫。大家經(jīng)常聚在一起喝酒,探討著藝術,探討我們這個年齡段所認識了解的一切,大家相互幫助,相互共勉,抱團取暖,一起經(jīng)歷著生活和藝術的考驗,我為此深深的感動著。沒有過多矯情,省莊后街把我們最初的那份單純和執(zhí)著記錄著,希望我們能堅守內(nèi)心最初的那份真誠。
容寶斌: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生活背景,不同的地域文化,然而只因對藝術的共同熱愛,讓我們停留在這一片充斥著諸多戾氣的棚戶區(qū)。每個人在尋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都經(jīng)歷過矛盾、妥協(xié)、迷茫、恐慌,核心的點都圍繞著“藝術”。我們各自的生活軌跡都在做調(diào)整,目前依舊在一起奮斗的能持續(xù)多久亦是未知!盡管個體生命的選擇波動了這個藝術群體的走向,而身在其中的我得到了極具意義的收獲,繼續(xù)前行的路上多了些珍貴的青春記憶和生命刻度,幫助我更能平衡好藝術和生活的關系!
黎波:南大后街藝術區(qū)生發(fā)和國內(nèi)其他藝術區(qū)的緣起相差無幾,自2008年始就有不少南昌大學美術系的學生在后街租房搞創(chuàng)作,到了2012年左右才到了一個小高峰。韋宇朋、藍威、李仁琚幾個人開始在全國美術大展中嶄露頭角,慢慢的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支持。熊建新老總投資的南昌后街文化創(chuàng)意園在2014年落成,開始接受青年藝術家入駐,之前散落在后街民房里創(chuàng)作的青年畫家由此開始租賃創(chuàng)意園工作室,大家也就集中到了一起。隨后舉辦了不少展覽及活動,活動長期得到省里美術界前輩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,尤其是南昌大學美術系主任羅堅教授的大力扶持,至此南大后街藝術區(qū)進入最為繁榮最有生氣的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