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梨花風起正清明,青春奮進恰逢時。在清明節(jié)這個慎終追遠的重要日子,武漢市委黨校第15期年輕干部培訓班發(fā)布倡議書,號召全體學員以祭奠英烈為契機,在追思中厚植家國情懷,在前行中汲取奮進力量。
學員們在“中華英烈網(wǎng)”云端祭掃平臺,在線祭奠英烈,將革命先輩的斗爭精神與當前“支點建設”的實踐要求緊密結(jié)合,并走進紀念館,認真聆聽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,緬懷革命先烈。
在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紀念館,學員們對開國將軍、紅軍老戰(zhàn)士們的奉獻精神肅然起敬;在黃梅縣紅十五軍紀念館,他們詳細了解了紅十五軍的革命歷程,在一幅幅歷史照片、一件件珍貴文物中,感受革命先烈為理想信念前赴后繼的奮斗精神;在八七會議會址的磚木小樓里,他們輕輕撫過斑駁的桌椅,感受沉重的歷史;在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的展廳中,他們凝視著泛黃的電文手稿,感受文物訴說的信仰力量。
“銘記是最好的告慰,傳承是最好的紀念。”班級組織員在發(fā)出倡議書時說道。這份錨定“支點建設”的倡議書旨在以干部素質(zhì)提升年為契機,將紅色基因與時代使命深度融合,通過“青年說”學員論壇加強政治素質(zhì)與思辨能力,依托“青春調(diào)研隊”提升調(diào)查研究能力與群眾工作本領,組建“青年宣講團”培養(yǎng)理論素養(yǎng)與宣傳表達能力,著力打造政治過硬、本領高強的新時代青年干部隊伍。
黨中央強調(diào):“理想之光不滅,信念之光不滅。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愿,永志不忘他們?yōu)橹餮獱奚膫ゴ罄硐??!泵恳淮螌v史的回望,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(fā);每一次對英烈的致敬,都是為了更有力地前行。學員們紛紛表示,將積極響應倡議書的號召,把先烈們用生命鑄就的歷史豐碑,轉(zhuǎn)化為砥礪前行的精神坐標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擔當,投身武漢“五個中心”建設,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(qū)崛起重要戰(zhàn)略支點貢獻青春力量。(通訊員夏燕、汪鑫、岳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