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荊楚網訊 記者鄭青 攝影記者王振棟
6月6日,長江之畔,迎來一群來自尼羅河之濱的客人。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,中國中部國際產能合作論壇暨企業(yè)對接洽談會的非洲專場,加納、津巴布韋、科特迪瓦、萊索托、馬拉維、安哥拉、乍得、莫桑比克等非洲朋友悉數到場,陣容強大。
(一)
這一刻,我們靜靜聆聽?!跋嘀獰o遠近,中非雖相隔萬里,山阻水長,但雙方友誼源遠流長?!焙笔∨c會嘉賓表示,非洲國家在中國汶川、玉樹等地發(fā)生嚴重地震災害后踴躍向中方捐款,患難之中見真情,湖北作為農業(yè)大省、工業(yè)強省,我們愿意通過國際產能合作,幫助非洲國家實現(xiàn)技術轉型,創(chuàng)造更多地就業(yè)機會。
1973年以來,中國與剛果(金)開展農業(yè)合作,湖北重點幫助當地養(yǎng)豬、種植水稻、蔬菜。40多年來,湖北派出1400多名農技專家,發(fā)送機械設備3500多臺套,建成18個農技推廣站,上萬戶當地農民從湖北農業(yè)援助中直接受益。
莫桑比克農業(yè)種植條件得天獨厚,卻需要大量進口糧食。為解決吃飯問題,2011年,由湖北省農墾局承建的國家援外項目——中莫農業(yè)合作技術示范中心建成。5年來,湖北農墾派駐超過40名專家與當地進行技術合作,手把手地教非洲兄弟種糧種菜。
(二)
這一刻,我們理性思考。當前,國際金融危機的后果尚未完全消除,多數國家正面臨經濟放緩、出口低迷、投資下降、資本外流的困局,迫切需要通過產能合作,開辟新的發(fā)展前景,注入新的發(fā)展活力。
面對世界經濟困局,何去何從?
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林松添指出:“提到非洲,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貧窮落后,其實非洲是塊古老而年輕、廣袤而富饒的大陸,城鎮(zhèn)化正在快速推進,中產階級迅速壯大,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,經濟年均增長超過5%,是全球增長最快地區(qū)之一。”
“非洲自然資源、人口紅利和市場潛力等發(fā)展要素,受到各方的重視,有望成為國際產業(yè)和產能轉移的新承接地和拉動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機?!绷炙商肀硎?。
(三)
這一刻,我們分享經驗。對于非洲大陸釋放的產能紅利,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張華榮深有體會。
“在非洲發(fā)展輕工業(yè)制造,制造成本會非常低。除了享受產品出口零關稅外,勞工、土地成本相對比較低。非洲最需要的是外匯,我們去非洲制造,出口產品正好創(chuàng)造外匯。當然,這里的人口紅利必須要做好培訓工作,尊重當地習慣,創(chuàng)造自己的企業(yè)文化,有很多具體工作要做?!?/span>
站在中國與世界的命運交匯點上,同舟共濟,才能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難題。
(四)
這一刻,我們滿懷期待。國際產能合作,正是標本兼治的良方,恰逢其時。
光通訊裝備及信息化方案專場傳來重要信息:烽火科技集團、中國通信服務有限公司及中非發(fā)展基金“三巨頭”將抱團進入非洲電信市場,共建非洲信息高速公路。
湖北與剛果(金)的“新焦點”則在水電建設,來自剛果(金)的嘉賓表示,湖北是水電大省,有著三峽工程等豐富的水電建設經驗,希望這些技術能幫助英加水電工程,使該工程的電力能輸往南部地區(qū)及南非等國。
利用產能合作論壇暨企業(yè)對接洽談會間隙,湖北省地質局與加納供排水局簽署合作備忘錄,雙方就建設城鄉(xiāng)健康飲水工程達成合作意向。
……
當長江脊梁遇上尼羅河明珠,一篇產能合作、互利共贏的華美樂章激情奏響。